走在考研路上的青春
——记作物科学学院2012届农学专业毕业生林杰顺
考研,人生的有一次重大选择,该何去何从?完成了大学过半的学业,经历了大学三年的异彩生活,必须面对就业的压力,是去考公务员、选调选聘、直接就业,还是考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他选择了考研,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终美梦成真,考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与生态所。他便是作物科学学院2012届农学专业毕业生林杰顺同学。
或许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名校梦或一个走到国家顶级机构中的梦想,却被高考的浪潮吞没,大学后又想能有朝一日将那个梦捞起,点燃心中的火蒸发侵入梦中的水,圆梦,无憾,而考研成了最好的机会。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呢?林杰顺同学与众位将考研的同学分享了一些心得。
跟着兴趣走,我快乐
据了解,林杰顺同学是一位热爱科研的员工,本科一年级便主动联系学院的油料所,并进入该实验室学习。第二年又以本科一批提前进入实验室为契机顺利进入了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并在该实验室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在实验室期间,他踊跃参与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进展良好。“林杰顺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又想干、肯干、巧干,在实验中都很细心,去年看他做这个胁迫实验做得很好呀。”该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摆弄着实验用的甘蔗苗说道。他的实验指导老师在谈及实习生时指出林杰顺同学主动性高、上进心强,同时也认为前几届的实习生总体综合情况比较优秀,希望以后来的实习生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植生所读研,读博,再读几年博士后,或许还可以出国学习交流……他憧憬着未来,嘴角上扬。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怎能不快乐?
相信自己,我能
在与林杰顺谈及考研的重要因素时,林杰顺的回答是“自信”,从确定目标到准备再到复试,自信成为他一路披荆斩棘,战胜对手的法宝。
对于考研目标的选择,林同学选择了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他大学一年级就确定了考研,于是他在努力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积极进入实验室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拓展知识,一步步靠近所考单位所需要的人。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一志愿无疑是存在较大风险的,但他相信经过一番努力,那些所谓的阻碍都不是问题,他可以实现他的理想抱负。对于将要考研的同学们,他建议可以将目标定得稍高些,认真准备,到报考时根据自己复习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考学校。
3月中旬,他得知他通过了初试后便又进入复试的紧张准备中。前往上海复试时,他发表心情说他在做一件中彩票一样的事,数天后他的心情改为“中了”,他通过了复试。在初试成绩上,他是处于劣势的,该如何扭转局势,他在接受采访时总结在复试中自信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也不要不懂装懂,此外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也是他能在复试中得高分的原因。
有规划而高效地学习,避免盲目
“目标明确,做事有计划”是一他的同班同学对他的评价。在采访中,林同学提出在确定考研方向、目标后必须要有个宏观的计划,英语、政治、两门专业课(或一门专业课与数学或化学)要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复习时间的安排情况等都据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复习方案。对于考外校外专业的同学,他建议要积极准备,及早准备,具体情况最好询问一下想考的学校跨专业考试的师兄师姐,此外也别把战线拉得太长,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给自己制定好计划,做好前期学习工作,到九月份再每天花费8小时以上的时间投入复习还是来得及的,但要保证学习效率。访谈中,他讲述了他的备考历程,原来他也曾走过弯路,花费了一段时间单独背单词,却发现成效甚微,后转而在阅读中记忆积累单词,较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收效显著。
贵在坚持,有毅力就能每天进步一点
正如20世纪英国哲学家拨特兰·罗素所说“一切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考研之路若缺乏毅力,那么考研的成功率将大打折扣。林杰顺同学每天按复习计划学习,几百天如一日,风雨无阻,在每天的学习中都进步一点,积累下来也就有了大进步。
我有一个团队
“记得组团考研,这样效果最好了,最好像我们一样,动员全宿舍的同学考研,组一个考研宿舍。”林杰顺在谈及他的考研经验时说道。据了解,其班上几个要考研的和其他同学交换下,组成一个宿舍,在考研过程中互助协作、共勉共进,最终,他们宿舍三个同学都考上了研究生,有被调剂去的学校也都不错。
一个人单打独斗应对考研的压力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几个志同道合的战友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团队,集合所有团队成员的力量,互帮互助,增强力量,也形成了良好的考研氛围,方便了交流。同时,在采访中,林杰顺特别强调了信息收集的重要性,无论是备考前还是准备中都尤显重要。
在学业上有所成外,生活中也发扬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勤工俭学工作,热衷于体育运动,是我司足球队的主力。同时,他积极参与员工工作,在2010-2011学年担任了2010级种子(2)班的导生,认真做好迎新工作。
“在走什么路之前都要想好自己要什么,想透了再行动。青春和大员工活都是挥霍不起!”采访最后,林杰顺同学以此与同学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