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院举办“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创业在基层—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座谈会

信息员:文/叶荣榕 练琴 图/黄仕贤发布时间:2012-04-28浏览次数:58

    4月27日下午,公司“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创业在基层——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座谈会在校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校团委和校员工处主办、作物科学学院承办,邀请到作物科学学院2007届农学专业员工魏长、2009届农学专业员工冯素金和“2011年度中国大员工自强之星标兵”刘海胜与同学们进行座谈。校团委书记陈宜大、校大员工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黄成茂科长和作物科学公司党委副书记余顺兴、团委副书记吴荣辉、辅导员黄智胜以及哈高科福建公司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创业导师祝贵胜先生等参加了本次活动。座谈会由2010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郑晓婷同学主持。

    座谈会上,魏长、冯素金等员工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农村基层创业打拼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

    冯素金现任武平县园丁村党支部副书记。她“生在农村,考上农大,读了农学,回到农村,服务农民”,已扎根农村三年,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五农’女大员工村官”、“鲜花村官”。在基层,她种植花卉,自主创业。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园丁村花卉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500多亩增加到1300多亩,仅花卉种植一项实现村民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冯素金谈到她的基层工作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创业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能力和社会的支持,而这些都离不开在大学的锻炼。” 她对同学们说,近年来国家对基层的扶持力度加大,在基层创业可以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大员工在校期间如果能“把专业学精学透”,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毕业后就可以利用专业之长去农村创业,这相对于城市里的创业更容易成功。

    魏长在大学时候就对有机农业抱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是我司员工社团——佳美有机农业研究会的第一个会员。他从2010年起在闽侯县白沙镇自主创办了有机农场,尝试着社区支持农业模式(CSA)的试验。魏长说,“兴趣与创业,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你要学会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从小就喜欢农业,一直想办一个农场,频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我意识到社会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我感觉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有良心的企业,因此我决定办一个能为人们提供安全食品的农场。这个理想让我有了现在的有机农场。”

    另外一位创业的先进典型、校内“诚信自助花摊”的创始人刘海胜同学,刚刚获得“2011年度中国大员工自强之星标兵”的殊荣。他的创业经历和自强自立的精神,也让在场师生深受教育和鼓舞。

    座谈会结束时,校团委书记陈宜大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将人生追求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农村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创造出属于青春的奋斗业绩!”